随着物联网设备数量的指数级增长,联网设备安全风险已成为全球数字经济发展的核心挑战。据统计,2024年全球物联网恶意软件攻击增幅超过400%,80%以上的网络安全事件与物联网设备直接相关,80%的消费者无法准确判断设备安全性能,信息不对称成为网络攻击产业链的重要推手。
为应对上述挑战,全球主要经济体已启动系统性治理行动,物联网安全标签成为保障联网设备安全和促进物联网企业出海合规性的核心工具。该机制通过制定统一安全标准,为符合要求的设备赋予可视化标识,帮助消费者直观识别安全产品,倒逼企业提升设备研发合规性。
(一)什么是物联网安全标签?
物联网安全标签,可类比于通信类产品入网许可证,通过对符合既定网络安全认证标准的产品赋予唯一的特定安全标签,消费者可以通过扫描标签上二维码标识链接到国家安全认证平台上的信息来证明产品符合安全认证要求。
物联网安全标签的目标对象主要是可联网的设备,不同国家覆盖范围各不相同。美国的物联网安全标签计划重点覆盖智能冰箱、智能空调、智能电视等消费类电子设备,未来将扩展到路由器等通信产品;欧盟则覆盖所有ICT产品。物联网安全标签既是面向消费者的安全透明化承诺,也是制造商遵循安全设计理念的合规证明,旨在建立市场信任基础,推动物联网产业从被动合规转向主动安全。
(二)物联网安全标签的主要特点
唯一网络安全标识认证:为符合网络安全标准的联网设备赋予的可信身份标识,以“盾牌标志、二维码(或RFID标签)和文字”组合的形式展现,具备全球唯一性、不可篡改与可追溯性。
符合网络安全核心基准:物联网安全标签的获取需通过权威检测认证机构的网络合规性测试,确保满足数据加密、访问控制、漏洞防护、数据收集等核心安全要求,显性体现了对网络安全标准的刚性适配,是保障设备网络安全能力的关键工具。
全生命周期设备安全管理:包含了从设备生产、加工制造到消费使用的全流程网络安全管控,可形成一份完整的联网设备网络安全档案。消费者通过扫描安全标签上的二维码,可及时获取设备的网络安全检测认证情况,了解设备对个人数据收集方式及使用目的,提升消费者的用户体验,提高对设备的网络安全的可信度。
(三)物联网安全标签的重要意义?
(1)物联网安全标签是证明联网设备符合网络安全要求的重要标志
在设备准入视角下,物联网安全标签凭借标准化的安全认证体系,成为直观证明联网设备满足网络安全要求的核心标志,为设备安全能力提供权威背书。一是通过标签内置的网络安全标识、合规认证编号及检测机构信息,将联网设备安全指标转化为可直接读取的可视化信息;二是依托标签关联的云端安全数据库,实现设备接入网络时的自动核验,避免不符合要求的设备成为安全隐患;三是通过标签动态更新的安全状态信息,提前预警设备潜在风险,推动设备安全管理从事后补救向事前防控转变。
(2)物联网安全标签是满足企业出海合规性要求的重要载体
在企业出海视角下,物联网安全标签通过整合多区域合规标准与认证信息,成为跨境企业突破国际安全壁垒、满足海外市场合规要求的关键载体。安全标签需符合欧盟18301、美国 NISTIR 8259等多区域安全合规要求,将不同国家和地区的加密算法、数据留存、隐私保护等分散标准,转化为统一的数字化合规档案。通过标签实时同步目标市场合规政策更新,通过建立国际互认机制,实现安全认证结果的跨国互通,大幅缩短设备出海认证周期。对于出海的智能家电、工业物联网设备企业而言,物联网安全标签不仅是合规凭证,更是打开全球市场的 “数字通行证”。
(3)物联网安全标签是提升市场竞争力的重要抓手
在市场竞争与合规应对双重视角下,物联网安全标签通过构建 “安全价值可视化+合规能力前置化”的双重优势,成为企业提升市场竞争力的工具。从市场竞争维度看,标签将设备的安全能力转化为可感知的市场优势。在消费端,带有安全标签的设备能快速获得消费者信任,在同类产品中更易占据市场份额;在工业端,具备安全标签的设备可直接接入对安全要求严苛的智能制造系统,帮助企业在 B 端市场竞争中脱颖而出。此外,带有安全标签的设备在参与国际项目投标、进入高端市场时,更易满足采购方的安全门槛,成为企业在全球物联网竞争中构建差异化优势的关键支撑。
——结束语——
从全球物联网安全威胁加剧,到各国加速构建安全治理体系,物联网安全标签已从“可选工具”变为 “必备基础设施”。面向未来,随着物联网设备向工业制造、车联网等关键领域深度渗透,物联网安全标签的作用将进一步延伸,从单一设备的安全认证,升级为全产业链的安全管控枢纽,为构建可信、合规、高效的全球物联网生态提供核心支撑。无论是企业提升市场竞争力,还是国家完善数字安全治理,推动物联网安全标签的普及与应用,都将成为应对数字时代安全挑战、激活产业发展新动能的关键一步。
业务联系人
邵小景,1381026394,shaoxiaojing@caict.ac.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