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15日,国家统计局公布了今年前两个月的国民经济运行数据。 最新数据显示,随着抗疫较快企稳,稳经济政策效果持续显现,生产需求明显改善,市场加快好转,经济运行呈现企稳回升态势。
制造业是立国之本、强国之基。 国家统计局新闻发言人付凌晖在回答南方日报记者提问时表示,下一阶段,制造业仍将保持总体稳定,对制造业的政策支持力度也将加大。
南方日报驻北京记者泠汐王诗场赵晓娜
稳定的经济政策效果持续显现
“去年,受疫情等多方面超出预想的因素的冲击,经济循环恶化的问题突出。 ”付凌晖表示,今年以来,经济循环逐步改善。
从生产方面看,今年1-2月,工业和服务业双双回升。 全国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2.4%,比2022年12月加快1.1个百分点。 服务业生产指数同比增长5.5%,与去年12月相比实现了由降转增。
付凌晖解读,考虑到去年同期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长7.5%,基数较高,从两年平均增速来看,今年前两个月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两年平均增长4.9%,回升幅度较大。
从需求看,消费和投资有所改善。 数据显示,1-2月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同比增长3.5%,投资额同比增长5.5%,比去年年增长率提高0.4个百分点。 “生产、需求的改善对整体经济运行的好转起到了很大的作用。 ”付凌晖表示。
从交通运输指标看,前两个月货运量由去年12月份的下降转为增长,铁路、航空运输量均大幅增加。
但在外贸增速回落的情况下,需求不足依然突出,经济复苏基础尚不牢固。
“经济发展还面临许多困难,国际环境依然复杂,世界经济增长放缓,外部主要经济体通货膨胀问题突出,地缘政治等不稳定不确定因素较多。 ”付凌晖表示,当前经济还处于初步复苏阶段,长期积累的结构性问题突出,稳定经济运行、促进经济运行整体好转需要付出艰苦努力。
可实现全年CPI
控制在约3%的目标
物价稳定,对经济运行非常重要。 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将全年居民消费价格涨幅设定在3%左右。
记者从会上获悉,1-2月,全国居民消费价格( CPI )同比上涨1.5%,扣除食品和能源价格后,核心CPI同比上涨0.8%。 分月看,1月全国居民消费价格同比上涨2.1%,环比上涨0.8%。 2月比去年同期上升1.0%,比上个月下降0.5%。
付凌晖对此表示,近期我国居民消费价格总体稳定。 特别是在主要经济体,在美国和欧元区通胀率均在6%以上的背景下,中国价格稳定与国际高通胀形成鲜明对比。
“2月的CPI比1月下跌了。 这个价格变化主要是因为春节错月的影响,节后市场需求的季节性下跌。 需求并没有发生很大的变化,”付凌晖说。
今后,中国的CPI动向会受到什么因素的影响? 付凌晖表示,随着国内需求逐步改善,对相关价格的拉动可能会加强。 从国际进口性因素看,虽然国际进口性因素较去年有所下降,但国际价格高位,特别是大宗商品价格高位仍将延续,可能对国内产生一定的进口性影响。
他说,尽管存在着这样的问题,但我国要想在今年全年保持价格总体稳定还有很好的条件。 “这主要表现在我国粮食生产持续增长、能源价格稳定、工业消费品和服务供应充裕三个方面。 ”
付凌晖表示,在稳价各项政策措施的作用下,价格存在一定压力,但可以实现全年CPI控制在3%左右的预期目标。
制造业景气水平持续上升
国家统计局日前公布的数据显示,2月我国制造业采购经理指数( PMI )为52.6%,比1月上升2.5个百分点,创下130个月来新高,我国制造业景气水平持续上升。 应该如何看待这种趋势?
付凌晖表示,这充分表明我国经济预期正在好转,也表明今年我国经济企稳回升有良好的微观基础支撑。 “经过多年积累,我国形成了规模大、体系完善、竞争力强的制造业体系,制造业规模居世界第一。 制造业已成为中国经济发展的重要基础。 ”
付凌晖表示,预计下一阶段制造业仍将保持总体稳定。 今年经济总体向好,市场需求有望扩大,企业积极性有望提高。 此外,今年我国对制造业的政策支持力度也将加大。 “制造业作为实体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在金融、信贷方面对制造业的支持是一贯的。 ”
未来,建设制造强国,仍要坚持创新驱动。 “我们的制造业规模体系已经完善,但还存在一些弱点。 如何通过创新驱动,弥补生产、销售、研发各方面的短板,这方面还需下更大功夫。 ”付凌晖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