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子提前还房贷被要求买10万理财(焦点)

“我刚毕业,对理财没有经验,是在银行工作人员的要求下购买的理财产品,现在损失这么大。 到底应该由谁负责? ”3…

“我刚毕业,对理财没有经验,是在银行工作人员的要求下购买的理财产品,现在损失这么大。 到底应该由谁负责? ”3月13日,武汉女子王某在网上发帖称,2020年她贷款买了一套房。 一年后提前还款时,银行告知非VIP客户需要购买银行理财产品才能抵扣违约金。 在理财销售员的推荐下,王先生购买了8.3万元的理财产品,一年后损失超过40%。 在此期间,她多次询问对方的意见,提出要长线,并说“做时间的朋友”。

?url=http%3A%2F%2Fdingyue.ws.126.net%2F2023%2F0315%2Fb99bc5a1j00rrjh0u007jc000u00140g.jpg&thumbnail=660x2147483647&quality=80&type=jpg

银行大楼

王先生认为,银行没有提前告知违约金免除条件,也没有告知风险,就推荐了理财产品。 她的流程是按照对方的建议进行的,理财产品大幅亏损,银行作为专业机构应该负责。

银行表示,银行的销售和建议没有强迫性,王先生作为成年人应该承担自己的责任,销售过程没有通过录音录像的方式进行风险告知,只能作为内部员工违规的处罚依据,与产品损失的后果无关。

律师认为,销售过程中涉嫌捆绑销售和霸王条款,缺少风险告知程序就违反了银行,应当承担赔偿责任。

女生称提前还贷被推荐买理财产品 亏损超40%被建议“做时间的朋友”

2020年5月,刚毕业的小王在武汉买了自己的房子。 为此,在楼盘提到的中国银行(湖北自由贸易试验区武汉片区支行)贷款了170万。

据她介绍,签订贷款合同时,银行房贷工作人员田某表示,还款满一年可以申请提前还款,但需要支付违约金,银行有违约金减免政策,可以申请减免。

2021年5月,王先生申请提前还款。 约定还款的前夜,山田打来电话,说没有达到减免违约金的标准。 “我以前检查过,说我维护错了客户的系统,我不是中高端客户,不能免除提前还款的违约金。 他让我多准备了几万美元,可以购买他们的理财产品成为中高端客户。”

?url=http%3A%2F%2Fdingyue.ws.126.net%2F2023%2F0315%2Ff9270566j00rrjh0u0029c000u0010fg.jpg&thumbnail=660x2147483647&quality=80&type=jpg

小王与销售员聊天记录(受访者供图)

第二天,田某带着小王去了银行理财部,小张的员工接待了小王,田某随后离开了现场。 据王先生介绍,田某通过计算机告诉她,按白纸计算后,至少要购买10万元理财才能平摊其1.6万元的违约金。

“她介绍说,这款理财产品是知名财务经理的操作,她们可以自己多买,6个月就能到期回购,十分划算。 ”王先生说,考虑到减免违约金和信任银行的专业性,他从父母那里借了4万元,购买了共计8.5万元的理财基金。

“没想到封闭期间亏了1.2万元。 我问了销售员该怎么办,她说要再等一会儿。 封闭期结束后还继续亏损,她向我解释是市场的原因,让我学会成为时间的朋友,让我继续拥有。 ”王先生表示,在损失达到3.2万元之前,对方曾指导手机持有的基金转为其他两种产品,但损失情况并未好转,最终损失3.5万元,损失幅度超过40%。

王先生认为,签订贷款合同时,银行没有告知违约金减免标准。 到了约定的还款时间,她被临时通知购买理财,可以减免违约金。 自己没有其他选择。 刚毕业,对房贷政策和理财产品不熟悉,是本着对银行和银行职员专业性的信任购买产品的。 整个过程在对方的指导下进行,对方作为专家应该对赤字负责。

银行称理财销售程序违规只是内部处罚依据 与产品亏损责任无关

3月6日,王先生分别与田某和银行理财部唐律师进行了沟通。

据田先生介绍,王先生是中国银行系统的熟人介绍的。 那时,确实告知了她的网站有免除违约金的权限,自己申请,但并没有赶紧告知免除的条件。 “我发现她达不到豁免标准。 我说了多馀的话,建议购买理财产品。 ”

理财部董姓负责人陪同唐姓律师接待王先生。 唐律师表示,作为成年人,王先生在被告知是支付违约金还是购买一定额度的理财产品时,有自主选择权。 销售人员推荐理财产品时,收益高达10%,很多同事也购买了,但只是陈述客观事实,不存在诈骗; 当基金亏损时,销售人员建议王先生继续持有,只是建议,所有环节都没有强制行为,王先生要对自己的选择负责。

“不管是23岁还是30岁,从法律上来说,16岁以上都是成年人,不能因为自己还不懂人情世故,不熟悉理财,就要求银行承担损失责任。 银行和员工不能因为是专家就承担这个责任。 ”唐律师表示,王先生在购买理财产品前填写了风险评估报告,说明他有理财经验,对理财产品有充分的认识。

王女士表示,风险评估报告是在销售人员的指导下完成的,根据理财产品销售的相关规定,销售人员应该向她口头正式告知风险,并全程录音录像存档。 “当时没有做这个程序。 我咨询过银监会。 如果没有这个程序就违反了。 她问我有没有买过理财,我说我每周只买过100元的产品。 这不能说是有经验的。 希望银行调取录音录像资料。 ”

唐律师说,不能把所有的资料都给王先生看。 有时因为熟人的关系,员工简化了操作流程,没有对风险提示流程进行录音录像。 但这种违规是内部处罚员工的依据,与理财产品的损失无关。

3月15日,封面新闻记者联系上该行理财产品负责人董某,对方表示在记录了记者的公司后,事件只对客户进行解答,不接受媒体采访。

律师:银行涉嫌捆绑销售理财产品 风险提示违规应承担赔偿责任

河南省泽槿律师事务所主任付建认为,客户和银行提前约定提前还款,咨询免除违约金问题时,银行工作人员告知有免除政策,但没有主动告知客户免除标准,是银行的过错。 “违约金的事是特别条款,必须特别告知。 用粗线或线条标明,不告知就可以认定不知道。 ”

对此,北京市为衡(武汉)律师事务所律师黄坤志持不同看法。 黄坤志认为,免除违约金是银行放弃自身权益为客户提供增值服务,没有告诉客户免除的标准,法律方面没有过错,但从服务客户的角度来看,银行应该告知更多信息,避免客户与银行之间信息不对称。

对于“王先生大人可以自主选择违约金和理财产品”的说法,付建认为王先生没有自主选择权。 “银行对个人有优势,王先生被告知提前还款要支付违约金和理财产品,为了避免危害,只能购买理财产品。 这涉嫌捆绑销售和霸王条款。 ”

黄坤志认为,从合同的角度看,王先生确实有很多自主选择,可以选择放弃提前还款,也可以选择支付违约金。 “问题的重点是,购买理财产品时,销售员的销售过程是否违规。 ”

黄坤志表示,根据理财产品销售的相关规定,销售人员应当对客户进行风险评估、风险提示,并留有录音,以保护双方权益。 “如果客户没有理财经验,无法判断,销售人员引导或直接指示客户填写风险评估报告,基于虚假报告推荐不一致的产品,银行存在违规过失,需要承担赔偿责任。 如果银行没有对该过程进行录音录像,违反了程序,同样需要承担赔偿责任。 ”

黄坤志表示,在保证王先生属实的情况下,银行有责任举证证明清白。 如果拿不出录音录像资料,就不能证明风险报告属实。 银行是负责人。

“即使法定年龄16岁是成人,自己对理财产品的选择负责也是不合理的。 ”黄坤志认为,消费品高科技产品要考虑顾客是否有理财经验和认知,是否具备实际风险承受能力,不能只写“投资有风险”作为风险提示。 理财经验和风险认知与是否成人无关。

关于作者: 智能物联网

为您推荐